有些人說姜瘟病和爛脖子病是絕癥,治不了,其實那是沒有選擇對時機。對于姜瘟病和爛脖子病的防治,我們要預防為主,千萬不要等發病嚴重了,再進行治療,那樣的話極難控制,會造成大量的損失。現在即將進入生姜的小培土時期,正是病害防治的關鍵節點,我們來了解一下生姜的姜瘟病和爛脖子病的發病癥狀,以及如何進行預防病害。
姜瘟病
姜瘟病,又稱青枯病,是南方產區生姜的主要病害,可造成病株枯死,姜塊莖腐爛,產量和品質大幅降低。
發病癥狀:表現為葉片凋萎,葉片向葉背卷曲,也就是葉片向下卷,下部葉片先發病,逐步向上發展,最后整株青枯或黃枯,不倒伏。根莖一開始出現水漬狀,變黃褐色,失去光澤,內部組織開始軟化腐爛,從里向外爛,最后僅剩下外皮,擠壓病部會滲出白色菌膿,有惡臭味。根部和地上莖的莖基部也變褐腐爛,內部維管束壞死,變黃褐色,擠壓也會流出白色菌膿。
發病規律:姜瘟病在15℃以下很少發生,25℃以上發病增多。高溫多雨、時晴時雨的天氣有利于病害流行。大雨或暴雨后5-10天,出現發病高峰。通常5月下旬至7月上旬出現病株,7月下旬至8月中旬進入發病高峰。地勢低洼,土質黏重,多年連作,地下害蟲多發,以及大水漫灌、水淹的地塊往往發病嚴重。偏施氮肥的地塊發病較重,施用有機肥和微生物菌劑的地塊發病減輕。
姜爛脖子病(姜莖基腐病)
生姜莖基腐病,俗稱爛脖子病,該病在生姜主產區發生普遍。主要侵染大姜根莖和地下姜塊部分,一般在5月中旬開始發病,到了雨季進入發病高峰。
發病癥狀:發病初期,莖基部出現大小不等的水漬狀斑,逐漸擴大,葉片發黃,發病后期病斑環繞莖基部一周,導致莖基部組織逐漸腐爛(由外向內腐爛)。由于水分養分運輸受阻,地上部主莖由上而下干枯死亡,葉片發黑脫落,呈枯萎狀,嚴重時開始死株,危害極大。
發病規律:高溫高濕有利于生姜莖基腐病的發生,適宜的發病溫度為20℃-25℃。通風和透光不良的地塊易發病。黃泥壤土、黏性重的土壤易發病重。重茬連作地塊田間菌源量累積,發病較重。一般5月開始發生,收獲后帶有病菌的種姜仍可繼續發病,一直延續到翌年3月播種時。
姜瘟病和爛脖子病的區別
姜瘟病是細菌性病害,最大的特點就是生姜發病后會出現帶著惡臭味的菌膿,而且姜瘟病損壞生姜根系及姜塊,從內往外爛,可以用手擠出菌膿。
姜爛脖子病是發生在姜塊往上的莖部,導致莖基部從外向內腐爛,有腐爛倒苗的特點。
如何預防姜瘟病和爛脖子病呢?
一、選對時機
姜瘟病、爛脖子病都是高溫高濕最有利于發病,都是在5月中下旬開始發病,到7-8月份到達發病盛期,而且由于都是土傳病害,他們特點突出,所以要防治姜瘟和爛脖子病,首先要選對時機。生姜小培土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這個時期正是姜瘟病、爛脖子病發病的初期,而且培土工作會損傷根系,病菌極易從傷口進入,侵染生姜。所以在生姜小培土前是防治病害的時機。如果生姜小培土前沒有進行防治,培土后生姜上面蓋了一層厚厚的土壤,再進行防治,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二、用對方法
姜瘟病與爛脖子病的防治工作要以預防為主,通過合理的栽培技術,增強苗勢,降低感染姜瘟病和爛脖子病的幾率。
1. 合理澆水,及時排澇。
姜瘟病和爛脖子病都可以隨風雨以及灌溉水傳播,澆水時建議不要大水漫灌,最好使用滴灌設施進行科學化水肥管理。同時要做好田間排水工作,在集中降雨的時候千萬要注意,不能出現田間積水。
2. 改良土壤,消除隱患。
姜瘟病和爛脖子病都是土傳病害,也就是病菌存在于土壤中,一遇到有利環境,就會入侵危害生姜。要想防治姜瘟和爛脖子病,首先要注意消滅土壤中的病菌。土壤中有許許多多的微生物,有的是致病菌,有的是有益菌,通過增加有益菌的數量來殺滅有害菌,是持效期長、效果顯著,且不會污染環境的好方法。建議培土時使用2袋+1袋,可以補充土壤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生長,保護生姜免遭病害侵擾。
3. 選對藥劑,合理施用。
生姜小培土前2-3天,是防治病害,殺滅病菌的時機。使用30毫升+10克,兌水15公斤,全株噴施。如果發現病害進行治療,就要灌根進行防治,使用同樣濃度,對發病姜棵及周圍5米內姜棵進行灌根處理。
產品介紹:是螯合銅離子殺菌劑,吸收迅速,直達病處,殺菌,可以防治各種細菌、真菌引發的病害,對姜瘟病、爛脖子病都有很好的效果,與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特別提醒:生姜小培土前是生姜病害防治的關鍵時期,一定要注意在小培土前進行殺菌防病工作,不在這個時期進行防治,培土后厚厚的土層阻隔就增加了防治的難度,而且培土時根系受損,病菌極易通過傷口侵入生姜。希望大家特別注意!
產品推薦
1. 豆磷脂微生物菌劑
2. 哈茨木霉 3. 菌瘟必克 4. 噁霉靈生姜種植技術服務熱線:18162055861
長按二維碼 添加客服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