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姜網(www.verytop.cn)訊 自今年早春以來,部分農產品價格跌破歷史同期,尤其是甘藍、菜花、西葫蘆、馬鈴薯、大蔥等,讓菜農承受了巨大損失。甘藍0.1元(公斤價,下同),菜花0.4元,西葫蘆0.2元,大蔥0.2元……不僅河北的蔬菜滯銷,河南、陜西、安徽、廣西、山東等地菜農的日子也不好過。
蔬菜低價其實從去冬今春就開始顯現。去年冬儲大白菜上市時價格不錯,由于2016年早春時大白菜價格曾創下3.00元的紀錄,今春菜農惜售嚴重。固安與涿州交界,涿州的十幾個村街本就有存儲大白菜的習慣,加上希望得到更高利益,商販年前跑到菜農家里收購,許多菜農都舍不得出手。但事與愿違的是,大白菜價格一降再降,許多菜農只能看著大白菜爛在家里、地里。
有人說,蔬菜爛市,是種子銷售量大造成的。實際上,蔬菜低價與種子銷量、種植面積、產量增加、市場過剩、盲目跟風等很多因素有關,種子“超賣”意味著該蔬菜面積擴大,過剩可能造成當季蔬菜過剩,進而讓價格下行。比如今年早春馬鈴薯種薯供不應求,說明馬鈴薯種植面積太大,爛市在所難免。
蔬菜低價年年有,為何今年如此集中?
往年也有蔬菜低價的時候,但過一段時間蔬菜價格會有所波動。今年部分蔬菜一上市價格就不盡如人意。涿州市西茨村菜農李強往年種植近20畝蔬菜,去年馬鈴薯價格好,于是他今年早春也種了4畝。6月中旬馬鈴薯上市,市場價格0.70元。他知道今年馬鈴薯面積較大,一家人緊忙活,天天趕市場,總算賣出去了。一算賬,一點兒錢沒賺。他還算不錯,現在馬鈴薯只有0.50元,有些還長在地里,因為不夠人工收獲成本,菜農都不刨了。
為何馬鈴薯價格不及去年的一半?這是盲目擴大種植面積的結果。馬鈴薯被列為第四大主糧作物,馬鈴薯種植面積一再擴大;馬鈴薯種植管理簡單,各地均可種植;玉米價格低,許多地方調整結構改種馬鈴薯,加劇了無序擴大;消費、存儲和加工沒跟上,過剩嚴重。
從全國來看,近些年蔬菜持續低價,與各地爭相發展“菜籃子工程”有很大關聯。各種工商資本大量進入,國家補貼各種“蔬菜工程”,直接沖擊了蔬菜的市場價格。這些“蔬菜工程”一方面享受國家補貼資金,另一方面與農民爭利。
避免菜賤傷農、菜貴傷民,就要打破盈利—擴種—滯銷—減產這個惡性循環。蔬菜供求平衡,天平誰來執掌?有兩個關鍵,一是市場價格機制,二是宏觀調控管理,政府必須有更多作為。
在滯銷發生時,政府可以組織聯系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超市、學校及企業食堂等農產品流通單位直接采購蔬菜,并利用媒體擴散消息,獲得愛心人士、企業的幫助,優先銷售滯銷蔬菜,穩定蔬菜市場行情,避免菜價暴漲暴跌。
而更重要的是,政府應“防控”,而不是“補救”。一方面,要著力減少從菜地到餐桌之間的環節,降低成本,監督流通企業公平交易,嚴禁其蓄意壓低蔬菜收購價,防止他們囤貨居奇,損害菜農和消費者的利益。而掌握蔬菜市場行情,及時向各地發布準確的蔬菜市場信息,引導菜農種植適銷對路的蔬菜品種,在當前更為重要。
對于菜農而言,應學習了解市場規律,多樣化種植。應擺脫以往埋頭苦干、跟風種植的短板,多觀察市場、認清行情。同時,要發展特色種植,用高品質蔬菜贏得市場。除此之外,種植戶還可以“打時間差”保證收購價格。例如,蒜農在一部分耕地上建小型工棚,每畝成本在千元左右,蒜薹和大蒜能夠早成熟20天以上,出售時價格就有了優勢。
(來源:國際果蔬報道)【原題目:2017上半年我國生姜價格呈現過山車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