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縣市南村鎮界地村地處太行深山區,農作物種植基本靠天收成,經濟效益差,村黨支部書記趙海生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調整本村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生姜產業,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為本村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之前曾看到過生姜種植項目,發現它的收益很好,正好2019年鎮黨委鼓勵各村種植中藥材進行農業結構調整,我經過多方考察,下定決心種植生姜,為下一步的鄉村振興先行先試,邁出第一步。”趙海生曾算過一筆賬:同樣一畝地,除去犁地、種子、農藥、收割等成本投入,種植小麥一年凈收入300元左右;而生姜種植后,畝產可達8000斤以上,根據行情,每畝收入可超萬元。
趙海生說了就干,當年就多次到山東安丘市生姜種植基地進行考察學習,并于2020年購買了姜種兒,大刀闊斧地開始了種姜。第一次種植,趙海生就流轉了47畝土地,雇傭多名脫貧人口干活,力爭要往大了干。流轉土地每畝每年500元,用工每天60元,其中包含了22戶脫貧勞動力,極大地緩解了本村的低收入群體經濟難、就業難問題。
趙海生的生姜種植并不是一帆風順,土壤是否合適、澆水是否適量、病蟲害怎樣防治都令趙海生十分頭疼,沒有辦法想辦法,趙海生再次到山東請教指導,并花費8萬多元請回來一名專家,專程教授生姜種植方面知識,解決種植期間遇到的問題。趙海生虛心求教,認真學習,2020年末,生姜得到了大豐收,界地村也在這一年實現了全村脫貧。
2021年,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第一年,為持續做好界地村的生姜種植項目,趙海生種植的生姜在新冠疫情和洪澇災害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響下,仍然取得了豐收,每畝到達8000斤,讓群眾看到了增收的希望,更加堅定地跟隨他走在了鄉村振興的大路上。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河南人民客戶端,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2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