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時不等人,春日勝黃金。近日,在貴州省岑鞏縣水尾鎮大樹林村120畝生姜種植基地,記者看到,30余名村民在整齊的田壟間忙碌著,打溝、施肥、埋姜種,各項種植工序有條不紊,一派繁忙春播圖景。
“生姜種植洞深一般要打30至40公分。”基地技術員鄭昌洪介紹,洞打深了就會導致濕度太強,土質疏松不好,姜容易死。洞打淺了,姜的形狀不好看,不利于進入市場銷售。
“生姜采收期一般是8至12月,畝產約7000斤,120畝總產量約84萬斤,基本上銷往重慶市場。”基地技術員鄭昌洪說,白姜的生長周期相對較長,從栽種到采收的各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用工,為當地群眾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據了解,水尾鎮土壤肥沃松軟、氣候適宜,非常適合種植生姜。為帶領當地村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水尾鎮因地制宜,于去年引進龍頭企業,采用‘公司 基地 農戶’的模式實施白姜種植,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
下一步,該村將努力推動生姜規模化發展、產業化經營,做優做強生姜產業,豎起農業特色產業品牌,讓“小生姜”真正成為致富一方百姓、振興鄉村經濟的“大產業”。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黔東南新聞,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2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