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走、走……”2月15日,在內江市威遠縣新店鎮民富村,嘹亮的吆喝聲從小山坡頂傳來。沿著小路走上山坡,只見村民們在田埂邊緣用鋤頭輕輕地翻開泥土,把露出的塑膠水管交給其他村民,大家一邊吆喝著一邊把埋在地里的水管拉扯出來。塑膠水管帶出新鮮的泥土,一塊仔姜被翻了出來。幫忙的村民把仔姜扔給正在埋頭鋤地的李大姐。
“春節前是18元一斤,春節后每斤賣到了25元左右,價格一直穩定到現在,幾乎是近幾年最高的價格了。”春耕前,李大姐剛剛賣完3000多斤反季節生姜,她請來村民幫忙把地里的“地暖”撤掉,以便備種玉米。
仔姜兔、酸辣雞、泡椒豬肝……四川人餐桌上的家常美食中,仔姜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每年4月前,全國市場上的仔姜大多產自威遠。
生姜一般在立春之后播種,每年4月大量上市,售價在5—10元左右。為搶占冬季的市場,民富村在20年前就開始種植反季節生姜。民富村現有170余戶農戶從事反季節仔姜種植,全村種植面積達1300畝,每畝可產出仔姜1萬多斤。
生姜適宜的生長溫度在25攝氏度左右,為給反季節生姜創造良好的生長條件,村民通過在大棚的地下埋設管道,再用鍋爐燒水,通過管道循環為生姜增溫。跟北方的地暖沒啥子區別。
鄉道兩旁停了不少收姜的小貨車,從自貢過來的經銷商說:“現在市場上品質好的仔姜每斤已經賣到60元以上,需求量大,賣得好得很。”
20多年前,“地暖”生姜種植成功后,民富村一直用鍋爐燒煤的方式增溫,“要24小時有人守,熱了冷了都不行。”曾強說,傳統鍋爐供暖,除了管理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外,燒煤還會污染空氣,隨著煤炭價格上漲,種姜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去年,縣里、鎮里支持村里搞電供暖,目前運行下來,能節約一半左右的成本。
“新設備測試相當成功,但是因為‘煤改電’涉及不少配套設施,不像鍋爐供暖方便易撤,推廣還有些難度。”新店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說,種植生姜需要“輪作”,即同一塊土地不能一直種植生姜。“我們已協調專家來研究土壤的改善方案。”上述負責人表示,解決了輪作問題后,“煤改電”就能快速推廣。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新浪網,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4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