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主要講述的是植保團在河南的走訪情況,這一期我們將從河南南陽出發,沿著起伏曲折的山川,去往荊楚大地——湖北,再折返中原,踏訪安徽北部的生姜種植基地。請跟隨中國姜網植保團的鏡頭,一起來領略,這大好的“姜“山如畫!
第三站
河南南陽-河南鄧州
新的一天植保團依然是早七點就踏上了旅程,到達河南鄧州崔老師的種植地。崔老師的水肥管理很到位,姜苗生長旺盛,姜苗平均在60-70公分,葉片顏色很正。但由于上茬種植花生等地下農作物,導致田間土傳病害嚴重,且花生地使用大量控旺藥劑與除草劑,對土地傷害較大,也對后期種植的生姜影響較大,線蟲病害大量滋生,導致姜苗葉面卷曲,出現大量“扎小辮”現象,影響姜苗生長。
在此,植保團王總給姜農朋友們講解了防治線蟲病害的方法。
田中種植生姜的姜農朋友聞聲而來,紛紛向王總咨詢生姜種植問題,王總不顧雨后的泥濘路,走訪了幾家姜農的種植地,其中一家爛脖子病嚴重,大片姜苗枯黃、倒伏。王總及時給出防治方案,告訴姜農爛脖子病不傷害姜母,防治得當還是可以正常收產,給姜農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在此,王總給廣大姜農朋友們講解了,防治爛脖子的重要性。
河南鄧州-湖北廣水
結束河南鄧州崔老師等人的講座,植保團趕往湖北廣水與黃老師、李老師等人匯合,簡單食用午飯后,便去廣水李老師40畝生姜基地考察,李老師五月份才開始種植,由于種植時間略晚,導致姜苗生長過緩,整體情況良好,后期曾強持續曾強水肥管理,為小培土營養做好準備。
隨后,植保團走進大山,跟隨黃老師到達他的種植基地。黃老師種植基地姜苗長勢旺盛,但嫩葉有些發黃,是姜苗脫肥現象,王總在現場給出科學的管理。
緊接著,植保團又去考察了黃老師朋友的種植田,由于黃老師朋友使用了大量大化肥,導致姜苗產生肥害,他使用的碳銨和尿素會釋放氨氣,并且含有縮二脲,會抑制姜苗生長。增加了投入成本,卻對姜苗造成了損害,反而影響了產量。
在此,王總為廣大姜農朋友講解了,生姜種植過程中,亂用大化肥的危害。
廣水一行,王總在這里發現了一位“優質學員”-李老師。這位李老師于18年結識了天下良田植保團,但一直對植保團的技術和產品報有將信將疑的態度,隨著幾年的溝通和磨合,天下良田憑借扎實的植保技術和過硬的產品基礎打開了李老師的心門。
而今年,李老師完全按照天下良田植保團的科學管理方法進行生姜種植。現如今,李老師的種植田綠油油的一片,苗情旺盛,無病無害,姜苗健康茁壯。據植保團王總對比,就現在苗情來看,李老師的姜苗不僅在湖北,就是放到山東,那也是數一數二的好姜苗。
在此,植保團王總邀請李老師為廣大姜農講解了種植前期到現在的水肥管理方法,于肥料用量,李老師大方的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的姜農朋友。
植保團不遠千里來到廣水,這里的生姜種植戶們都想邀請王總去田地里看一看,就地就行技術指導,盛情難卻,植保團王總等人隨黃老師穿過山間小道,去往下一個生姜種植地。
在這里,植保團發現了本地姜農最初的遮陰方法-用小樹枝遮陰,在天下良田植保團的影響下,大部分姜農都選擇了更為科學的遮陽網遮陰,兩片姜苗生長情況形成鮮明對比,未用遮陽網的姜農也表示非常后悔。
在廣水的考察過程中,植保團一行人發現,廣水田地大多都是在山上,上山下地過程中非常不方便。且李老師的姜田中未設置滴灌裝置,所有肥藥都是人工背著噴霧器施用,依舊管理出了很優秀的姜苗。
所謂“南方種田,靠天吃飯”的說法不過是一些人為自己的懶惰尋找借口,像李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了所有人,只要有正確科學的種植管理技術和勤勞的雙手,大山里也能種出好姜!
第四站
湖北廣水-河南駐馬店
昨日植保團連夜從湖北廣水趕至駐馬店住宿,為今早盡快去往鄭老師基地考察苗情。八日早八點,在鄭老師種植基地與鄭老師匯合。
鄭老師的姜苗長勢良好,出苗整齊,科學的水肥管理讓鄭老師的姜苗在本地遙遙領先。田間有零散的薄膜鋪在地中,這是鄭老師提前發現了爛脖子病,及時與植保團聯系,在植保團給出建議后立即踐行,成功將病害抑制住了。
隨后,植保團又到了駐馬店馬老師的種植基地,植保團在馬老師的田地中發現,姜苗長勢不一,馬老師講,自己姜種買到了重茬姜種,并且種植時間較晚,導致姜苗發育過緩。植保團王總再次強調“土肥水種”的重要性,姜種選不好,對姜苗的影響重大。王總為馬老師講解了緩苗的水肥管理方案,為姜苗后續的生長增加營養。
馬老師聽完后受益匪淺,并希望植保團可以幫著看一下本鎮其他姜農的種植情況。之后,王總隨馬老師來到了許老師的種植田中,七十畝姜田齊刷刷的布置在路邊,路邊種滿了大楊樹,將陽光遮擋嚴重,嚴重影響許老師的田地頭部姜苗的生長,且許老師的地邊有一條小河。成也小河敗也小河,有小河在,馬老師的姜苗水肥管理方便、充足,但隨著汛期的到來,河邊水位逐漸提升,對田地濕度影響很大。一旦雨水變多,田地中又沒有排水溝,淹苗情況很容易發生。所以,種植基地中,挖排水溝對生姜生長很重要。
河南駐馬店-安徽亳州
下午,植保團從河南駐馬店趕到了安徽亳州,到達了亳州祝老師的生姜種植基地,祝老師的姜田,一部分長勢旺盛,根莖粗壯,莖葉綠油油,形勢一片良好。還有一部分,由于姜種選擇失誤,且種植時間晚,姜苗發育過緩,植保團王總建議加強水肥管理,最大力度提苗助長,緩解種植時間晚對姜苗的影響。
隨后祝總帶植保團走進了他的大棚基地中,大棚中種植了二十多畝生姜,棚中的姜苗生長旺盛,但是莖稈相對于大田中的略細。大棚中種植生姜若管理不當,很容易造成只長苗不長姜的旺長問題。而且棚頂使用了家用遮陰網,陽光遮擋嚴重,排水性低,植保團王總建議及時整治,否則很容易造成澇害,影響種子產量。
行程最后,祝總帶植保團去看了他朋友的生姜種植基地,希望王總可以根據他們的種植情況提供一些種植建議。植保團進入田間觀察,發現姜田中姜苗發黃,明顯出現脫肥現象,且這塊姜地四天前剛進行了小培土,且蓋土較厚,已經損傷了姜苗根系。王總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姜農,先給姜田施肥緩苗幾天,在進行后續處理。在小培土期間,不少姜農水肥管理沒有跟上,導致培土后的姜苗根系受損,嫩葉發黃,有明顯的脫肥現象。
至此,天下良田植保團生姜基地調研圓滿結束,一路走來,植保團深入淺出的為三省十市為廣大姜農解決了現階段的植保問題,這種零距離的現場考察與指導中為姜農朋友們受益匪淺,為廣大姜農“好種姜,種好姜”打下堅實基礎!
附記
一路走來,那一張張熱切期盼的面孔,一塊塊充滿生機的姜田,每一個為種姜而操勞的日日夜夜,既有心酸,又有甘甜。這里是他們的故事,你和生姜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如果把種植生姜比喻為考試,那么湖北廣水老黃的姜無疑是姜中“優等生”。
今年是老黃結緣中國姜網的第三個年頭了,老黃種植的小黃姜從歷史最高畝產六千斤,平均只有兩三千斤的局面,到現在動輒畝產七八千斤,甚至萬斤,老黃從前不敢想,和老黃一起種姜的朋友們更不敢想,而現在,對于老黃及老黃帶動的種植戶們來說,這個產量已經是常態了。
“還不是因為認識了中國姜網的王總嘛”,老黃對慕名前來觀摩學習的姜農朋友說,“要多學技術”。
“全部都是用的中國姜網的方案”,老黃低頭指著自己的生姜基地說,“催芽技術、開溝技術、種植技術,全都是按照王總講的來做的。”
“肥料也是按照中國姜網推薦,用的豆磷脂微生物菌劑,光海藻甲殼素就用了好多桶,效果就是好,你們也都看到了”,老黃對人們說。
這邊有老黃的生姜“風生水起”,那邊還有李大哥的生姜“暗自發力”。
李大哥是老黃的好朋友,這個沉默寡言的漢子做起事來一絲不茍,當地沒有澆水條件,李大哥就一桶一桶的往山坡上背水,雖然水肥管理存在困難,但是李大哥一遍水肥都沒少,完全按照中國姜網的管理方案進行,為了更好的實現增產,李大哥還拋棄了當地傳統的用樹枝遮陰的方法,一塊田一塊田的搭設遮陽網。
“不能再走從前的老路啦,那樣沒產量”,李大哥抽著煙蹲在地頭笑著說。
沒有無緣無故的得到,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失去,這句話在生姜種植方面同樣適用。
從帥氣筆挺的西服到身穿防曬衣、頭戴草帽,從大洋彼岸的異國他鄉到這個皖北平原的小鎮,祝老板投身農業、種植生姜的這一年來,感慨太多。
“去年敗的太慘啦!遠沒有今年這么好”,祝老板看著眼前長勢大好的生姜對我們說,“去年第一次接觸生姜,什么都不懂,全部種壞了!”。
祝老板原本在海外做生意多年,因為疫情原因回到國內,在國內發展生姜種植事業,由于缺乏經驗,這個在商海打拼了三十余年的男人,在種植生姜的第一年就碰了壁!
“去年姜種沒有選好”,祝老板看著眼前四百余畝的生姜基地回憶著,“管理方式也不對!”
今年,通過中國姜網植保組的指導,從開溝起壟、選種、催芽、播種到苗期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祝老板全程按照中國姜網的管理方案來進行,憑著那股不服輸的勁頭,僅一年的時間,就發生了巨大的改觀,今年的姜苗普遍健康粗壯,祝老板對生姜種植充滿了信心。
“先不說他為了種好姜投入了多少資金,就說他投入了多少心血”,祝老板的叔叔對大家說,“中國姜網發布的每一期講座他都看,一有不懂的問題就給王總打電話,為了能讓方案實施的更好,他每次都是親力親為的和工人一起干活”。
其實,看到祝老板這一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我們內心感到十分驚喜,這種心情,恐怕只有真心投身生姜種植事業、真心為姜農服務的人才能體會,讓天下農耕者無憂,從來都不只是一句口號。
如果您在為不知如何才能種出優質的好姜而憂愁,如果您在為今年的產量而擔憂,那么,請找中國姜網,中國姜網承諾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