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按:
中國姜網生態生姜基地優質高產種植技術推廣以來,贏得了各新老生姜產區的贊譽!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口碑,金獎銀獎不如姜農夸獎,千好萬好不如實實在在用出來好!只有用出來好,才是真正的好,讓種植戶種出高產優質生姜,才受姜農的青睞!
中國姜網生態生姜種植技術專家團隊暨北方調研之后,再次來到南方產區。
正文:
2月22日上午,中國姜網技術團隊走進福建省德化縣葛坑鎮生態基地。
基地負責人李老師去年開始種植生姜,讓他苦惱的是成本沒少投入,就是產量不如意,質量也不理想。當中國姜網技術專家王總了解到李老師的種植模式和方法,典型的就是缺乏先進的生產技術,制約產量和質量的根本就是種植管理傳統化,不要再被老一套種植觀念所束縛,必須融進新的科學技術加以貫通。
王總邊丈量李老師去年的種植壟畦長寬,邊詢問以往的播種行株間距,然后結合地形地況,重新規劃新的基地科學種植密度。
團隊技術專家李研究員現場測量了本基地的土壤酸堿度,由于這塊地是斜坡式梯田,加上該區域處于多雨帶,受雨水淋溶土質屬酸化。
這種情況王總建議必須改良土壤,增施腐熟有機肥加豆磷脂微生物菌劑進行改善土壤環境。
聽了王總的一席話,李老師心中的困惑忽然茅塞頓開,最后意味深長的說:“相信今年有了中國姜網的技術支持,產量和質量一定會有一個新突破”!
下午,中國姜網技術團隊一行趕往江西省于都縣銀坑鎮生態基地。
嚴總是銀坑鎮生態基地投資人,羅老師負責基地管理。
說起去年種植生姜的事,嚴總是滿口的怨言和譴責,羅老師也是一肚子苦水。
原來如此,從嚴總口中得知,21年種植生姜200畝,當時理想很豐滿,沒想到收獲卻是很骨感,現實的殘酷臨頭就是一棒,本沒回來,反而倒賠200多萬。
人常說,有付出就有收獲。嚴總郁悶的是付出多多,收獲的卻是賠錢又辛苦。
嚴總一句話,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找原因,做總結,最后癥結就是缺乏種植技術支撐。
通過了解中國姜網是一個多媒體平臺,既是一個產銷信息,買賣發布,行情研究的官方網站,又是種植技術推廣指導的平臺,萬般無奈之際,決定加入中國姜網生態生姜基地!
基地各種犁,耕,翻,整地機械齊全,滴灌溉等配套器具完備,具有現代化鋼結構大棚,種不出高產量的生姜誰能相信,嚴總說:“去年畝產誰能想只有1000多斤”。聽到這話,王總接過話茬:“這事要好好研究研究了”。
于是吩咐羅老師拋開土層,首先研究土壤,根據土壤性狀進行對癥用肥調理!
然后測量耕作層深度,指出其操作并沒有達到冬耕深翻的效果。
在暖房內,王總看到催芽方面的問題,發現催芽操作流程順序顛倒,正確是先掰姜種再催芽,而羅老師他們是先催芽再掰姜種,王總說:“這種做法極其錯誤,此時姜種在暖房內經過適溫后就會打破休眠,姜體內營養液也會流動,如果再進行掰姜種就會造成傷口危害程度深,給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徑,再說這時候用藥劑浸種或噴種也會對催出來的種芽不利,再就是姜種大小不適宜。必須盡快糾正,否則影響催芽效果和生長期的產量,建議大姜種塊每個一兩半至二兩,小姜種塊一兩至一兩半”。
說起生姜種植技術,王總又拿出中國姜網生姜各階段管理行事歷給以逐一講解。
為表感激之情,說什么嚴總要宴請招待,王總看到嚴總的真心實意,也看到了嚴總對新技術的感興,盛情難卻之下,也好飯桌上更能增進深入交流。
王總鄭重地說“只要按中國姜網技術管理,明年基地生姜畝產萬斤不是夢”!
最后大家共同舉杯,預祝2022年銀坑鎮基地生姜畝產突破萬斤的愿望!
通過以上新加入的兩基地反映的現象和實際存在的問題,可見種植生姜并不是投入大產量就高,更不是憑一腔熱血悶頭蠻干質量就好,最終產量,質量與投資,付出成正比靠的是新的先進科學技術!
歡迎攜手中國姜網,中國姜網幫你種好咱家的姜!
中國姜網從信息服務→生態種植技術推廣→生態基地培育→產銷對接,為廣大姜農朋友提供全產業鏈服務。2022年中國姜網生態生姜示范田和基地正在招募中,攜手中國姜網種好姜、賣好價,讓姜農無憂!
生態生姜基地加盟熱線:18162055881
【點擊下方圖片進入基地報名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