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生姜又名黃姜,最早的生姜種植歷史記載,多數是在現在的“汶河兩岸”,故有“汶水兩岸飄姜香”的美傳。
由于歷史沿革和發展,萊蕪大姜如今種植較多的集中在山東青州市和萊蕪西北方向。大姜是山東省萊蕪市地方品種,是我國北方主栽培品種之一。該品種植株高大,生長勢強,一般株高90厘米左右,在高肥水條件下,植株高達1米以上。葉片大而肥厚,葉長20~25厘米,寬2.2~3厘米,葉色深綠。莖稈粗壯,分枝較少,一般每株可分生10~12個分枝,多者可達20個以上,屬于疏苗型。
萊蕪大姜根莖姜球數較少,姜球肥大,其上節稀而少,多呈單層排列,生長旺盛時,亦呈雙層或多層排列。根莖外形美觀,剛收獲的鮮姜黃皮、黃肉,經貯藏后呈灰土黃色,辛香味濃,辣味較片姜略淡,纖維少,商品質量好,產量高,一般單株重約800克,重者可達1500克以上。通常每667平方米產量為3000千克,高產田可達4000~5000千克。實行雙膜、秋延遲保護栽培的畝產達7000~8000千克。近年來,由于該品種產量高,出口銷路好,頗受群眾歡迎,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用途:
萊蕪大姜用途廣泛,不僅可以用于調味、腌制、糖漬,也可以加工姜汁、釀制姜酒、提取姜油,還是重要的制香原料和藥材。故古人曾譽之為“御濕之茶”、“蔬中拂士”。《本草綱目》中有“姜辛、微溫、無毒”、“除風邪寒熱、益脾胃、散風寒、止嘔吐、治反胃”的記載。民間有“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的說法。姜芽還可做餡和炒食。
市場發展:
萊蕪市從事生姜貯藏、購銷、加工等各類企業達400余家,以加工為主,擁有自營出口權的企業發展到24家,區域重點企業發展到11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6家,年出口創匯3000多萬美元,約占萊蕪市農產品出口總額的50%。生姜已成為萊蕪市主要農業經濟收入來源之一,約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5%左右。四是科研基礎優勢。近年來,萊蕪市對生姜進行了一些列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先后在新品種選育、高產栽培、標準化種植、病蟲害綜合防治、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進展。“十五”以來,萊蕪市累計取得生姜研究成果15項,獲各級科技進步獎達10余項。萊蕪市農科所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培育的輻育1號大姜姜絲少,肉細而脆,抗逆性強,平均畝產鮮姜5002.5Kg,同等條件下較萊蕪大姜增產18.7%。
(來源:中國姜網(
veryto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