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業內人士給小編說,某市場外有代辦在門口截貨。
讓人第一感覺是“缺貨了”?
為什么還截貨,市場里面不是大把的車上裝的都是姜嗎?
況且,新產季上市以來貨源存儲量更是達了歷史性新高,供應量可謂十分充足。
仔細一打聽才知原委,原來批發市場的商家想要好貨,因為銷售周期一長貨源質量差了容易爛,好貨放的時間長。
這時小編突然想起來,前幾天表哥去昌邑了,看著洗姜便宜買了一袋子準備過節吃。沒幾天就聽表嫂發牢騷:“你哥真是冤大頭,買了那么一大袋子姜看著便宜,幾天就爛了大半,還不如我在市場上買的貴的合算呢?”
看來選好姜還是有道理!
是呀!各個產地市場都說好貨走的快,次貨一般。次貨雖然便宜,銷售周期一長,壞的頻率就高,反而增加了成本,不如買些好姜更合適。
同時,小編還了解到,出口企業也反應找好貨源。據說,受全球疫情影響,運力水平下降明顯,各種貨物在海上運輸的時間大大延長,由于時間的加長,出口的保鮮姜出現問題的概率也隨之加大。因今年生姜價格不高,有些企業使用低價貨源,到港出現質量問題而遭受索賠的情況也屢見不鮮。為減少損失,出口企業找尋好貨源自然如此。
存儲商呢?受低價吸引,也在蠢蠢欲動。因為前期一些新手低價位收購了全國各地的姜,出現問題的為數不少,有了這個教訓,想存但不敢動手,怕自己也中了雷。也有些耐不住寂寞的朋友像找寶貝一樣的尋覓好貨源自然可以理解。
告訴你一個秘密,小編撿了漏,還真買了份好姜。
事情是這樣的,小編去某市場調研,偶然看到一份箱子上印有“牡丹國際交割品專業”貨源,貨不多,貨主說的含混“沒過的”。出于好奇,一看真的不錯。問多少錢,他要一元,接著就有人看貨說九毛五賣不。貨主答:少一元不賣,我這賠錢。
我想也該過節了,討饒的讓貨主五十元賣給我一箱。
買了,我就后悔,貴!多數不是幾毛錢嗎?我這是不是又冤大頭了呢?
小編讓業內大咖看了看貨,說這份姜還真不錯,值!市場上不多見。小編聽了暗喜。
好姜!哪兒去了?
為什么一時間成了稀缺品,這么大的存儲量,市場上為什么不多見?
小編已經郁悶了!難道存儲量大是假的?
各位姜友看到這里?您能幫我找到答案嗎?請于下方留言區留言,我重金征詢答案,說到做到,好姜一箱!
【本網信息未經許可,禁止轉載!】